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每题3分,共6分)
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
基因技术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即绿色基因技术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基因技术合成药物的成功,基因技术方法应用于医学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然而植物基因技术却始终被侧目而视。从生态学的结果对于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威胁到借助基因技术方法达到的培育目标有无意义的讨论持续不断:我们需要抗腐烂的西红柿吗?根据2006年消费研究协会的调查,四分之三的德国公民强烈反对基因实验室的产品。赞同绿色基因技术的人,也可以用同样多的论点来反驳。例如,植物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产量,并且使经济作物具有或加强对付虫害或者极端恶劣气候的抵抗力,既有助于取得更高的产量并降低收获时的损失,又有助于保护人类超负荷居住的地球上有限存在的自然资源和解决世界性的饥荒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可能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市场研究者预言,到2010年的时候,农业生物技术的经济效益将上升到11亿欧元,其中美国将占有最大的份额。第一种被准许供人消费的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是被称为“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它是由美国卡尔根公司在1994年5月推向市场的。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除去了一个控制成熟的基因。这个基因在西红柿自然成熟的过程中合成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以便使种子从成熟的果实中释放出来。没有这个基因的话,西红柿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从1996年2月开始,英格兰也以番茄酱和番茄泥的形式供应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植物基因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发生在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改善了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可操作性。例如,植物细胞被一层稳定的细胞壁包围,逾越它并不那么简单。同样,从一个经过基因技术改变的单细胞培育出一颗完整的植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学家在自然界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一种名叫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从最开始起,它的细菌基因就被长期地植入植物细胞中。如今,这种微生物作为多用途的运输工具,将外来基因植入某个植物细胞中。在一个被称为“重组”的过程中,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细胞长大成为一个全新的植物有机体。人们得到的是一株“转基因植物”,它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1980年,第一株通过细胞控制得到的转基因植物在科隆福革昌的马克斯普朗克育种研究所诞生。植物基因技术者最主要的目标要算是提高产量。他们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试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使之尽可能多地生成有用部分或者有用成分。它可以是淀粉、木头或者棉花的纤维。例如,美国的蒙萨托公司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的土豆,这种土豆的块茎存储了特别多的淀粉。在它的细胞里添加了一种肠道细菌,即大肠杆菌的基因。对产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植物抵抗虫害或者恶劣气候的能力,因此基因技术者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植对于此类应激因素反应不怎么强烈的植物,例如具有附加基因的烟草植物,即便在盐碱地也能够茁壮生长。人们还培育出对寒冷的敏感度较小的转基因植物。
原则上,转基因植物也可以合成出自然界植物体内从来没出现过的蛋白质。研究者的观点是有朝一日能够培植出可以降解塑料、制造生物塑料,或者含有合成疫苗和其他药物重要成分的转基因植物,那么到时候只要收割就可以了。
(摘编自艾伯哈特·麦兹格著,梅西译《生命的分子:神奇的遗传学》)
1.下列对于“抗腐烂的西红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是第一种通过基因技术改变的植物。
B.在这种西红柿中,通过精密的基因技术方法直接去除了一种能够分解细胞壁的酶。
C.“福拉福·萨福”的抗腐烂西红柿没有控制成熟的基因,所以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丰满、新鲜的表皮。
D.继美国卡尔根公司之后,英格兰也向市场推出了“福拉福·萨福”西红柿。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80年代初,科学家们首次突破了植物基因技术,成功地将基因技术用于植物。
B.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医学之外,农业是基因技术方法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C.根癌土壤杆菌的土壤微生物被植入其他植物细胞中,经过“重组”成为一个全新的 “转基因植物”。
D.“转基因植物”与正常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自己原有的基因之外,还有一个能够给予它所需特征的附加基因。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个人失去双手,正用嘴衔着毛笔在地上写字。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由于写字用力大,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滴下。他每写完一个字,就醮些墨接着写。 |
B.山壑间流水拍打着裸露的岩石,腾起的水雾在沟壑间弥漫,水声振耳欲聋。石阶或缓或陡,或直或曲,看着台阶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C.拿铁是意大利浓缩咖啡与牛奶的经典混合,意大利人很喜欢把它作为早餐的饮料。意大利人早晨的厨房里,照得到阳光的炉子上通常会同时煮着咖啡和牛奶。 |
D.虽说他们想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但每个人都必须和他人共同消耗大地蕴育的一切。春争花红,夏争凉;秋争稻香,冬争暖。我们都要在这纷争中生活。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露lù露营 露骨 露面藏头露尾 |
B.校jiào校勘校正 校对校点古籍 |
C.行xíng 行时行文行款 行若无事 |
D.弹tán弹射弹弓 弹压弹冠相庆 |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成长的乡间,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 。。
,。 。,仿佛它的种子早已填满了大地之腹,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最佳时间里萌芽破土而出。
①苦艾在乡间几乎被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见了之后,时常嫌其与庄稼、蔬菜争抢肥力和空间,便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
②但苦艾并不因此而在乡村显得珍贵起来,更多的时候,它和乡间农人一样,显得普通而卑微
③可以说,在乡间苦艾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是闲置的土地,它就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挤占
④无论在田边、地头、路旁和屋舍周遭,都有苦艾繁茂生长的影子
⑤不过,对于苦艾来说,你任其生长也好,你限制其生长也罢,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即到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
⑥苦艾与人的亲和力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A.②③④①⑤⑥ | B.⑥②④③①⑤ | C.②④③⑥①⑤ | D.④③②⑥①⑤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表能见度仅为1.5米。 |
B.当我们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
C.新建的国窖长江大桥所应用的桥梁技术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斜拉悬索桥。 |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