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一幅作品。下列表述与这幅图寓意相符的是
A.列强扶植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
B.日本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 |
C.日本扶植清末代皇帝建立伪满洲国 |
D.日本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 |
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里的“同归”最有可能指的是
A.民主政治的追求 | B.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
C.救国救亡的时代任务 | D.个人命运的选择 |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
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的解答是那些被授权判断法律的人们所作出的决定和表示的意见。古时规定应该有人公开解释法律,这些人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解释,称为法学家。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 B.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
C.重视法律的形式和程序 | D.法学家的地位高于法律 |
有人说:“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 B.民主审判与司法独立相悖 |
C.民主政治是较完美的 | D.不成熟的是司法而非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