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07年面对中国经济过热而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我们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 2008年10月,为了化解“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为防止经济出现衰退,我国政府在实际操作上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7月,中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强调,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从金融危机逐渐转为实体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因为财政状况较好,外汇储备较多,积极财政政策干预力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经济维持7%至8%增幅应没问题。
(1)运用物质和意识有关原理,结合材料一阐述你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12分)
(2)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请运用辩证法知识,任选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实现转“危”为“机”。(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三位中国普通农民感动了十三亿中国人。在大年三十,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等13位农民,放弃团聚的幸福,放弃节日的乐趣,自带资金几万元,赶往湖南灾区,与当地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山区,破冰除雪,搬运设备,抢修高压线路,他们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一连坚持十几天。
5. 12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医务志愿者以及包括宋志永等13位农民在内的社会志愿者近二十万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钱捐物,广大市民和高校大学生深夜排队,等待为灾区伤员献血……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到四川灾区的北川中学安置点看望师生。在教室里,总理勉励学生们面对震灾“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并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
(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从哲学角度分析,在灾难中我们应该如何兴邦?

某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为什么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应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