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①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精巢细胞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和A的配对情况。
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它前一时期的细胞中含有个DNA.
(2)该细胞此时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_。
(4)①和④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和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①号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有遗传基因a,那么一般情况下在⑤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点上是否也有基因a?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内部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
。高尔基体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2)请判断乙图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分别是:
(3)导致曲线f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
a是,c是,d是。其中c是具有层膜的结构,
d的部位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等。
(4)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下图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请回答:

(1)A是指____________,其中细胞内的重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参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由2分子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B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_________________并加热煮沸2min,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在人和哺乳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____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是__________,在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能在高尔基体内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在小麦、玉米种子胚乳中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