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0年美国科学家应用DNA重组技术,制备出能生产
人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让其生产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其生产过程如右图:
(1)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基因工程最早的突破口和
常用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①大肠杆菌结构简单,容易从体内取出和导入          
②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产量大,成本低。
(2)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生产人胰岛素的原理是“目的基
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合,并在大肠杆菌繁殖时随
DNA一起复制,形成的新大肠杆菌菌株,且“目的基因”在
大肠杆菌内实现了遗传信息成功的表达。请根据上述叙述回
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大肠杆菌b不同于大肠杆菌a的特点是b含有           ,这种变异属于可
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
②“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功能,说明人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        ,也说明
人和大肠杆菌具有              
③“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内实现遗传信息成功的表达,说明大肠杆菌具有一种细胞器
                 
(3)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           的,而以上的基因工程技术使大肠杆菌按照人们
目的发生       的变异。   
(4)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的观点,你是否赞成,试从新陈代谢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根据右图回答:

(1)B时期的名称是,该时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有个DNA分子。
(2)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的时期是(填字母),原因是该时期,DNA分子充分伸展开来。
(3)减数分裂过程的某个时期,其染色体排列情况与C相似,所不同的是此时期细胞中
(4)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从能否增殖的角度看,可能有三种去向:(如人的神经细胞);(如淋巴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右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P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保护草原出发,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右图中补充完整,图甲所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由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试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组杂交试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试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试验: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条件且温度为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针筒的容量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
(3)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___________(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mL/h。
(5)如果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结果20min后针筒的容量也维持在0.6mL读数处。但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20min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针筒的读数大幅度变小,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