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 A.西部地区能源不足问题 | B.东部沿海能源短缺问题 |
| C.沿线城市居民用电紧张问题 | D.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 |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7—18题
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 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
| C.技术导向型 | D.动力(能源)导向型 |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 A.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
| B.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 C.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 |
| 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 |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16题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关于图中A、B两省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读X、Z、Y三个外资的企业生产、销售示意图,回答12—13题
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A.X原料、 Z市场、Y劳动力 | B.X劳动力、Z市场、Y原料 |
| C.X劳动力、Z政策、Y原料 | D.X市场、 Z政策、Y交通 |
X、Z、Y对应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纺织、汽车、服装 | B.钢铁、服装、纺织 |
| C.汽车、制鞋、电子装配 | D.纺织、电子装配、钢铁 |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8—11题
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
|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 | 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 |
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
|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
|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
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
|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
|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
|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
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
| 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
|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5—7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