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竿(竿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1)~(2)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122.5°E ,21°34ˊN
B.120°E,45°N
C.117.5°E,21°34ˊN
D.120°E,23°26ˊN

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  D.9月9日前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15题。


城镇人数(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长百分点
苏南地区
1467
2288
4.54
59.6
70.3
10.7
苏中地区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苏北地区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
B.城市等级上升
C.交通通达度提高
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该城市中心区的迁移方向是

A.向西北迁移 B.向东南迁移 C.向西南迁移 D.向东北迁移

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
B.交通方式变化
C.经济规模扩大
D.生活方式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