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__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______。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在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玉米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正常植株为两性植株(A_B_,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不能长出雌花的为雄株(aaB__),植株的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的为雌株(A__bb或aabb),如下图所示。

(1)玉米有雄株和雌株的区别,在两性植株上有雄花和雌花之分。引起雄花和雌花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引起雄株和雌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若使杂交后代全为雄株,则选择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3)玉米中偶见6号三体植株(即6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l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6号染色体;一类是n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6号染色体。n+l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①你认为6号三体玉米植株形成的原因是:在(卵细胞、精子、卵细胞或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减数第分裂时没有分开(其余分裂过程正常)导致出现异常配子所致。
②已知抗病基因B对感病基因b为完全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抗病正常玉米和感病三体玉米杂交得到F1,理论上,F1三体玉米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③选上述F1中的三体玉米自交得到F2,则F2中感病植株占

人从温暖的环境中到达寒冷环境后,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散热,机体做出的调节措施有,这种调节方式为调节。
(2)为了增加产热,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多,该激素将随血液运输到的部位是。通过一系列调节最终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增加,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寒冷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调节的结果。

甲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生理状态,乙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物质变化关系图(G、X、Y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丙图为小麦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生理状态下,产生ATP的场所有(用字母表示)。
(2)乙图中的过程发生于甲图中的B场所。物质X、Y分别代表的是
(3)参考丙图中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甲图所示的叶肉细胞所处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为
(4)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面积为10cm2的小麦叶片,1小时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为mg。

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下图所示,图
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试回答: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

①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大兴安岭5种沼泽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单位:kg·m-2)。

试回答: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种子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乙植株进行_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___________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