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 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关于孔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学说都以“仁”为核心 B.他们的学说之间有继承与发展关系
C.黄宗羲全面批判前三人的思想 D.他们的学说都表达人文主义要求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