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马法学家莫特斯丁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则提到:“婚姻或夫妻关系是男女的结合,它包括不能分开的生活的亲密交往”,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核心是调整公民人身关系
B.罗马法追求男女关系的平等
C.神学思想在罗马社会影响日益衰微
D.罗马法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

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

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
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
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这是近代中国某一学校纪念碑碑文部分,纪念的是()

A.洋务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B.戊戌变法期间的京师大学堂
C.新文化运动中的北京大学
D.抗战期间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
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