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4日21时起,成昆线昆明铁路局管内普降大到暴雨,成昆线新江站内大雨引发泥石流,连续造成4处较大灾害,有1万多立方米泥石流上道,泥石流阻断成昆铁路,数名当地居民被困山中,如居民被困山地地形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陡崖最大高度可能有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2)图中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右图为该地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若居民正好在O点,则泥石流前进方向和居民的正确逃生路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④和② D.④和③
(4)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居民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13是某区域能源调配图。读图,完成23~25题。
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 A.火电 | B.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
| C.水电 | D.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
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原因是()
| A.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 |
| B.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 |
| C.越南煤距珠三角近,运费低廉 |
| D.晋煤综合开发,外运减少 |
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
②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
③经济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
④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① | D.①① |
图12是几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21~22题。
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b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图11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IS | C.GIS | D.数字地球 |
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 | B.热量充足,生产期长 |
| 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 D.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
图10是世界汽车工业基地及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
|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得益于()
| A.原料、燃料丰富 |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技投入,人力资源丰富 |
图9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最可能是()
| A.组团式 | B.分散式 | C.团块状 | D.条带状 |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市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 B.交通运输 |
| C.城市形态 | D.消费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