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22—23题。
此处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文 | D.生物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聚状 | B.条带状 | C.网格状 | D.棋盘式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
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土地价格大幅上扬,加之其他因素,于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也“突飞猛进”,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职工月收入统
计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因是工资上涨幅度小于住房上涨的幅度 |
| B.解决住房指数偏高的办法是停止城市化 |
|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
| D.控制房价上涨太快,也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
|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
|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
|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
|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
|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 C.各行政区的边界 | D.各行政区的面积 |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 B.乙城市圈80年代 |
| C.甲城市圈90年代 | D.丙城市圈90年代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