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_______,该地质构造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______ (山峰、山谷)地形。
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分是:①层是 ______,② ______,③______。
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
A.沉积作用为主 | B.火山爆发 |
C.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 D.风化作用为主 |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5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市是中国新兴的“铜都”。铜产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初步形成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即三基地一中心)。同时该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绿色“世界铜都’’紧密结合,打造铜产业聚集高地,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
(1)分析甲市成为中国新兴“铜都”的区位优势。
(2)简述甲市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理措施。
图14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说出图示地区多地下暗河发育的原因。
(9分)该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2分)
(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1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下图为“非洲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图”,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12分)该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