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普利斯特本来是大有作为的英国科学家,但他过于自信,遗误了大事,可见,自信也必须有一定的度,否则会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 |
B.由于连年内战,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过着食不裹腹、衣不敝体的生活。(果、蔽) |
C.他的一翻谈话,总揽全局,高屋建瓴,令人难以忘怀。 |
D.读者在其感情、理性的驱使下,能调动所有的知识生活等先行想象,形成源于作品又异于作品的意念形象。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诳语打夯粗犷沆瀣一气 | B.愀然悄然蹊跷人中翘楚 |
C.搭讪修缮膻味煽风点火 | D.拓本下榻鞭挞纷至沓来 |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三国演义》)
B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荣国府的刘姥姥,是一位平凡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红楼梦》)
C.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早已知道堂吉诃德的事,当知道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桑丘就在眼前的时候,就想作弄他们。于是举行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和桑丘迎回自己的城堡。(《堂吉诃德》)
D.高老头待人温和,乐于助人。比如谁的锁头坏了,他立刻把它拆开来,得心应手地修理。他通常是一副老好人的神气,谁的牢骚太盛,他立即上前劝解安慰一番,甚至还借钱给房东太太和几个房客。(《高老头》)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从世界现代化史这个宏大叙事进行考察,19世纪60年代觉醒的中国,无疑是世界现代化盛宴上的迟到者,因而中国自现代化起步之后,就没有常态国家的从容与潇洒。
B.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C《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当抢票软件引发热议,谁又能理解农民工的乡愁?他们在寒风中排起长队,车票却在网上瞬间被抢购一空,高科技竟成剥夺机会的推手。”
D.唐太宗不遗余力地推行“以德治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盛世梦想——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礼者,体也,得事体也。”(东汉刘熙《释名》) |
B.李敖访问内地时曾对媒体说,此行“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 |
C.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坐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面对电脑玩QQ,真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啊! |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名家名作大量涌现。当时,贾平凹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们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