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
①北方农民南移 ②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统治者的奖励农耕的政策 ④新农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依据杜恂诚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不同商品产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较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粮食产地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该文章

A.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
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清圣祖实录》)该谕旨的目的是()

A.选侍从陪皇帝读书写字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