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制定的灭六国策略十分正确,其中对赵国采取的是
| A.因其实力弱小,所以最先开刀 | B.因其实力强大,最后攻灭 |
| C.采用离间计,让其自毁长城 | D.引黄河水淹没大梁 |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
|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包产到户”的实行 | D.土地改革运动 |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A.为 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 | B.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
|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大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
| 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 | B.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
| C.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 | D.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