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北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只可种植春播作物,如春小麦,而冬小麦无法生长 |
B.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宁南部各地可正常生长 |
C.东北平原林木不能砍伐,在全面保护的同时,应积极营造人工林 |
D.亚麻、甘蔗、大豆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马铃薯为喜光植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A.保温 | B.保水 |
C.增加土壤肥力 | D.提高劳动效率 |
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A.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
B.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 |
C.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 |
D.形成立体农业模式,有利多种经营 |
下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植物生长速度约为30℃时的
A.17% | B.38% |
C.50% | D.80% |
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40℃,此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大约在
A.山麓地区(海平面) | 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
C.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 | D.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 | B.都不严重 |
C.七月 | D.十一月 |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除草破坏了土壤结构 |
B.除草清除了枯枝落叶 |
C.土壤中有机质被茶树强烈吸收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快于GDP年均增速 |
B.能源消费与GDP年均增速成正比 |
C.单位GDP能源消费量1990最低 |
D.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小 |
C.GDP增长是会影响能源消费增长 |
D.我国能源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