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2一4题。
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推测

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 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下图表示我国塔里木盆地内一棵古胡杨木的年轮横剖面(部分),较宽的年轮主要反映的是()

A.高温年份 B.多雨年份
C.低温年份 D.少雨年份

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该大洲()

A.埋藏有深厚的岩盐 B.有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
C.有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 D.有储量丰富的煤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依据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读图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