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一位美国总统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惟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为克服这种恐惧,他是怎么做的()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实行了“新政”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当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主要机构是

A.国际金融公司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