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1题。
水龙吟
(宋)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
(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际郑谷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
(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或“送”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做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两句诗中,用“吞声”“踯躅”描摹情态、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痛苦不堪的诗人形象,读之如在眼前。
B.《夜归鹿门歌》中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襟怀。
C.《书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主要通过对比、用典的手法呈现出。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①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北,唐初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后泛指驿馆、客舍。
(1)本曲在遣词用字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为题,既点明了环境的萧瑟凄清,也勾勒出了作者夜深难眠、卧听夜雨、愁怀难遣的孤寂落寞形象。
B.曲中的 “梧桐”“芭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大多和离愁、客思、寂寥联系在一起,表达萧瑟落寞之情。
C.“落灯花棋未收”化用赵师秀“闲敲棋子落灯花”,都道出了夜阑人静、灯花落尽之时,久等友人不至而百无聊赖的情状。
D.“江南二老忧”巧妙地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