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血糖含量维持在50~60 mg/dL而得不到补充,人就会惊厥休克,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安静时人脑的耗能量为体内各组织之首,且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分解 |
B.脑组织中糖原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 |
C.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 |
D.脑组织虽贮有大量糖原、脂肪,但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氧化供能 |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 |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
显微镜下观察可测量黑藻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并计算B/A(%)值。如果将该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A(%)值变化的趋势是( )
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 | D.逆浓度梯度运输 |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 |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