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探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后,对如图13-19甲所示既有并联又有串联的电路的电流关系提出了猜想: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为验证猜想,小敏设计如图3-19甲所示的电路,用图乙所示器材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电表 次数 |
A1(A) |
A2(A) |
A3(A) |
V1(V) |
V2(V) |
V3(V) |
1 |
1.2 |
0.8 |
2.0 |
12.0 |
6.0 |
18.0 |
2 |
0.9 |
0.6 |
1.5 |
9.0 |
9.0 |
18.0 |
3 |
0.6 |
0.4 |
1.0 |
6.0 |
12.0 |
18.0 |
图3-19
请完成:(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3-19甲的电路将图3-19乙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2)为验证猜想,应选用电表 的示数进行比较;
(3)比较表中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可得到的结论是 ;
(4)认真分析小敏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到很多规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不能与猜想和(3)结论重复).
规律: 。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空气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
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辆小车,质量为30kg的小孩乘甲车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甲车的质量为15kg,乙车静止于甲车滑行的前方,两车碰撞前后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
求:(1)甲乙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2)乙车的质量;
(3)为了避免甲乙两车相撞,小孩至少以多大的水平速度从甲车跳到乙车上?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 =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x =" 3" m处。求:
(1)若该波速为6 m/s,从图示时刻起时,写出x =" 1" m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若该波的波速为6 m/s,经过△t时间,在x轴上-3~3 m区间内波形与t0时刻正好相同,则△t为多少?
(3)若某人在P点(图中未画出,且波已通过P点)在2s内观察到3个波峰通过其身旁,求该波的波速范围。
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9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已知sinC=
,C为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1)作出光路图(不考虑光沿原路返回);
(2)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3)改变入射角,使屏MN上只剩一个光斑,求此光斑离A点的最长距离。
一弹簧振子悬挂在一列静止的火车上,振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求:
(1)t=2s时,振子的振动方向;
(2)0~2s内,振子运动的路程;
(3)若火车水平匀速行驶,每节铁轨的长度为12m,则火车速度多大时,弹簧振子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