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
A.城郊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
B.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农业景观的变迁 |
C.通过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
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
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地租最高的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处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稠密、文化声誉高 | B.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 |
C.该处属于中心商务区 | D.该处多为高级住宅区 |
图中②处的地租为每平方米( )
A.大于300元 | B.200~300元 | C.小于100元 | D.100~200元 |
左图中的丙处最有可能与右图中的何处对应(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处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 B.工业区 | C.中心商务区 | 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
下左图示意城市化进程;右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左图所示,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① |
1982年某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 B.20% | C.30% | D.40% |
20世纪某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 | B.70年代中期 | C.80年代中期 | D.90年代后期 |
1961年~2007年,某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长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下列问题中属于城市环境质量问题的是( )
A.内城衰落 | B.赤潮 | C.噪声 | D.就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