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看法的理解。
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
C.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
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分类标准 |
调整对象 |
表现形式 |
适用范围 |
立法方式 |
权利主体 |
|||||||
名称 |
公法 |
私法 |
成文法 |
不成文法 |
自然法 |
公民法 |
万民法 |
公民法 |
长官法 |
人法 |
物法 |
诉讼法 |
A.博采众长B.体系完备
C.影响长远D.崇尚公平
山东大学顾銮斋教授认为:“民主政治的形成,可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要看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否已削弱到无关宏旨的地步,财产原则是否已经取消;另一方面要看国家在立法行政司法诸方面是否已确实建立起民主制度。”如据此关于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的时间应该是( )
A.梭伦改革时期 |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C.庇西特拉图时期 | D.伯里克利时期 |
在回顾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四十年历程时,曾任外交部长助理的吴海龙这样概括道:中国对联合国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中国对联台国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下面能够体现以上内容的有( )
①重返联合国后,新增一百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多边人权机构工作
③中国已经参加了数十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
D.参加日内瓦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