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空腹家兔称重编号 |
首次注射 |
结果 |
二次注射 |
结果 |
① |
生理盐水 |
— |
生理盐水 |
— |
② |
胰岛素 |
++ |
葡萄糖溶液 |
糖尿 |
③ |
胰岛素 |
++ |
肾上腺素 |
|
④ |
胰岛素 |
++ |
胰高血糖素 |
|
⑤ |
胰岛素 |
++ |
生理盐水 |
+ |
注:“+”表示有低血糖症状,“—”表示无低血糖症状,“+”的多少代表症状的程度。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①号和⑤号家兔 |
B.检测③号家兔的尿液时,可能发现其尿液中尿素含量增加 |
C.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
D.单独进行实验④,不能说明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 |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
B.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C.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
D.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
下列有关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O2 :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 |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核糖体一内质网—高尔基体一细胞膜 |
C.转录的mRNA:细胞核一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
D.合成的RNA聚合酶:核糖体一细胞质基质一细胞核 |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
B.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
C.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
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
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 |
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