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里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培养某种酵母菌,每隔4h统计容器中酵母菌的个体数量,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
0 |
4 |
8 |
12 |
16 |
20 |
数量(相对值) |
10 |
71 |
350 |
595 |
656 |
665 |
A.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增长主要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实现 |
B.预期再经过更长时间后,容器内的酵母菌数量将大于并接近665 |
C.在8~12h内,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最大,这主要是由于营养充足的缘故 |
D.12h后,酵母菌的增长速率渐小,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改变及种内斗争加剧的结果 |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亢患者是由于激素③分泌过多 |
B.由于缺碘造成激素①和②分泌都高于正常水平 |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 |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效应的激素 |
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Ⅰ1必为杂合子 |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必为杂合子 |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2必为纯合子 |
D.该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A.A2小段 | B.A3小段 | C.A4小段 | D.A5小段 |
三倍体植株上所结的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有时也会出现极少数的种子,那么这种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能是
A.二倍体 | B.三倍体 |
C.四倍体 | D.二、三、四倍体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