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A.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
B.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如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
B.在BC段和HI段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且突变基因都可能传给后代 |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D.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C.两者后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两者末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
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③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B.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 |
C.④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
D.只有④所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核和卵核的融合 |
B.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每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
C.父本和母本对受精卵(子代)的遗传贡献完全相同 |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