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一般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
D.病毒是自然界中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
2011年5月中旬,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一根黄瓜上的所有EHEC可以看做群落
B.EHEC细胞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实验室中培养EHEC必须用活的动植物细胞
D.用显微镜观察正在分裂的EHEC细胞,可看到染色体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以测定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
C.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不相等 |
D.5°C时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消耗的有机物的3倍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光饱和: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
B.当光照强度超过9k1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
C.当光照强度为9k1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CO![]() ![]() |
D.当光照强度为3k1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