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 |
B.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 |
C.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 |
D.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 |
杜亚泉在1918年发表文章说:“吾人往时羡慕西洋人之富强,乃谓彼之主义主张取其一即足以救济吾人,于是拾其一二断片以击破己国固有之文明,此等主义主张之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这表明杜亚泉主张()
A.否定对西方文化的曲解 | B.西洋文化与传染病无异 |
C.加大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 D.否定共产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
下图是近代某时期发行的航空救国券,航空救国券的发行能够说明()
A.官僚资本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 | B.南京国民政府志在建立民主国家 |
C.政府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 D.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材料说明()
A.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革命同步 | B.近代中国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
C.政治革命影响社会生活习俗嬗变 | D.报纸的报道引领社会时尚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马上答应,但对于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迟迟不肯答应。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A.天朝上国观念的作崇 | B.清朝地大物博的心理 |
C.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 | D.华夷观念的彻底改变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制定这些规矩的主要目的是:()
A.遏止官吏随便公款消费 | B.加强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
C.约束地方官员权力滥用 | D.形成制约官员有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