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言论 |
言论者 |
思想核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
|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
|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
|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 )。
A.民本 | B.君主立宪论 |
C.社会进化 | D.个性解放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2010年10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②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④正式形成于19世纪中期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④③②① | D.④②③① |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