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同学之间出现了两种观点。你认为能够成立的是 ( )
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近代化争取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乙: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再证明,只有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观点 | B.乙方观点 |
C.甲乙方都对 | D.甲乙方都不对 |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
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
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
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 |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 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洋务派 | B.革命派 | C.维新派 | D.激进派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