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近海继2004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读图完成6~8题。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 B.规律性 | C.地域性 | D.关联性 |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京市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大气热力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 |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
C.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 |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短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垂直变化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变质作用 | B.乙—地壳运动 |
C.丙—风力侵蚀 | D.丁—岩浆活动 |
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和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左图冰壶是深受加拿大人喜爱的一项运动。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右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