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aCrO4(s) Ba2+(aq)+ CrO42-(aq)的平衡体系中,加入BaCl2浓溶液沉淀量增多 |
| B.pH=2的酸溶液与pH=12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
C.苯酚显色原理为:6C6H5OH+Fe3+ Fe(C6H5O)63-(紫色)+6H+,则检验水杨酸( )中的酚羟基,需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溶液后,再加入氯化铁溶液 |
| D.某试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淀淀,该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把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口,为了使现象明显,可先往瓶中加入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①浓硫酸 ②固体烧碱 ③固体碳酸钙 ④生石灰 ⑤固体NH4Cl ⑥固体食盐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NO2通入过量的NaHCO3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2O2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 A.O2 | B.CO2和O2 | C.NO2和O2 | D.NO2 |
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如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②用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③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④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下列实验用错试剂的是()
| A.加浓硫酸蒸馏浓缩硝酸 |
| B.用氨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 |
| C.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
| D.用热碱溶液除去待镀铁件表面的油污 |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红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充分反应后,生成物中PCl5与P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5 | B.5∶3 | C.3∶7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