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于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材料一 有人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O、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
一一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的机遇期指什么?(2分)中国丧失这个机遇期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4分)
(2)新中国成立后,出现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未能赢得这次机遇期的国际、国内因素有哪些?(5分)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反蒋”到“联蒋”其基本着眼点是:
| A.避免犯“左”倾或右倾错误 |
| B.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
| C.积极适应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
| D.联合资产阶级,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案的是:
| A.共产国际 | B.中国共产党 | C.孙中山 | D.廖仲恺 |
体现中共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
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③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决策符合中国国情的有:
①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④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党的建设方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特别强调了:
| A.纲领建设 | B.组织、军事建设 | C.指导思想建设 | D.作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