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阅读以下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随着时间的发展,丙处以后有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地的地貌是 ,其形成原因是 。(14分)
(2)图中河流a处河段的流向是 。(2分)
(3)现准备在a-b河段的建设水电站,试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6分)
(4)下列正确的有 。 (4分)
A.丙处有冰川侵蚀地貌,丁处是流水堆积地貌 |
B.a-b间的地形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C.a、b处的地貌只分布在亚热带地区 |
D.H地冬季温暖,原因是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 |
E.图中区域易发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 简析M所在地形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10分)
(1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读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分)
(2)读图,简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4分)
下图为长江流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游河段,图中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等方面。(4分)
(2)近年来长江中游出现湖泊面积缩小的现象,简述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2分)
(3)说出治理长江下游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词中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材料二:图1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的河道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单位调水量能耗较大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4)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增长。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的角度,比较辽中南工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比较区域 项目 |
辽中南工业区 |
北部湾经济区 |
|
相同点 |
海陆位置 |
||
交通 |
|||
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 |
||
不同点 |
纬度位置 |
纬度位置比较高 |
|
资源 |
煤炭、铁矿丰富 |
水资源、矿产丰富 |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利与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在宜昌以东经过了地形区。该地形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为毫米。武汉气温年较差(高于、低于)达洲。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试从管道运输特点说明原因?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西电东送输送线路基本一致。这两条能源输送线对东部环境有利影响有哪些。
(4)武汉是该地区重要商业城市,其形成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