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 A.只有① | B.①③ | C.②④⑤⑥⑦ | D.①③⑤ |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
|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
|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
|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c(Na+)+ c(H+)= c(CO32-)+ c(OH-)+ c(HCO3-) |
|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 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H)+ c(CH3COO-)="2" c(Na+) |
| C.硫酸铜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2NH3•H2O= Cu(OH)2↓ +2 NH4+ |
| D.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可能出现c(Cl-)>c(NH4+)>c(OH-)>c(H+) |
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NaBH4+4H2O2═NaBO2+6H2O,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为正极,纳米MnO2层的作用是提高原电池的工作效率
B.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L 6mol/L 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12mol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mol/L的KNO3溶液:H+、Fe2+、Cl-、SO42- |
|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H)4]-、Cl- |
|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
|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