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 B.NaOH | C. NaCl | D.Na2SO4 |
反应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HI(g)
1/2H2(g)+1/2I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A.K1=2K2 | B.K1=1/ K22 | C.K1=K22 | D.K1=1/2K2 |
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 N2O4(g)△H<0。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低温、高压 | B.低温、低压 | C.高温、低压 | D.高温、高压 |
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
C.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 |
D.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OH-+H+,在25℃、35℃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1×10-14 、K(35℃)=2.1×10-14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35℃,纯水中C(H+)>C(OH-) |
B.水的电离度α(25℃)>α(35℃) |
C.25℃时,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减小 |
D.某温度下纯水中C(H+) 为2×10-7 mol/L,则此时的C(OH-) 也为2×10-7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