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灾害
C.台风 D.沙尘暴
(2)下列发生在2006年的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多项选择)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3)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D.旱灾与地震
(4)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区域 (数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数字),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是 (数字),以上地区造成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 B.湖泊、模糊的 |
C.交通线、模糊的 | D.山脉、明确的 |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 B.建材工业 |
C.电子工业 | D.纺织工业 |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是“滇西北地区略图”,这是有世界上独特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图中Ⅰ河为 江,Ⅱ河流出我国后称为 河。 请描述该地区的地貌特征。
(2)图乙是“‘三江并流’所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海拔的关联示意图”。图中的气温垂直递减率7月 (大于或小于) 1月;这里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海拔约 米的山坡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该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3)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 。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 。
弊 。
(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建库 ;种草放牧 ;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 。
(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方向一致;梯田的修筑,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 B.土壤类型 | C.坡向 | D.物质组成 |
(3)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简述此位置修建窑洞的优势。
(4)图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_。
2013年6月30日10时,“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第一标段——霍尔果斯口岸至乌鲁木齐段正式建成投产,自此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相连。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工程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中路线与北路线输送的电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 _。
(2)“西电东送”南路线的终点是 工业基地;该基地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主要是 。
(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A.缓解长江中游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
B.将新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C.使沿线地区降水增多,温差变小 |
D.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