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 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 一(3)题。(双选)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如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下列各题。如图区域为太平洋,C处洋流名称为
A.秘鲁寒流 | B.日本暖流 |
C.加利福尼亚寒流 | D.阿拉斯加暖流 |
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图示洋流流向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北半球俯视图的自转方向 | B.南半球的气旋 |
C.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 | D.北太平洋台风 |
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30°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甲地位于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成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
C.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
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
此时甲地地下水和河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的是下图的
王教授于北京时间10:20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夏威夷群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了4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0:00.下图为考察的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王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A.165°E | B.180° | C.165°W | D.160°W |
右图是王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 B.6:30 | C.17:30 | D.18:30 |
王教授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开普敦炎热干燥 | B.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