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今年第13号台风“韦帕”于9月16 日8时在菲律宾东北部的洋面上生成,17日19时台风中心位于23.4oN、125.9o 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16级(55米/秒)。
材料二:2007年第13号台风“韦帕”已于9月18 日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最大可能在浙江台州的温岭一带沿海登陆。
(1)与台风“韦帕”登陆后移动路径无关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运动C.中纬西风 D.低纬信风
(2)关于台风“韦帕”带来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伏旱旱情
B.可以调整高低纬度问的热量分布,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C.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D.使得部分地区短时间内气温下降
(3)近年来,台风监测、预警更准确,服务更及时、更具针对性,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幅度减少。目前在台风监测方面最主要利用了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
|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
|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
|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
|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
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
|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
山脉③两侧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东侧为湖北省,西侧为重庆市 | B.东侧为湖南省,西侧为重庆市 |
| C.东侧为陕西省,西侧为四川省 | D.东侧为山西省,西侧为四川省 |
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
|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图中无河流表示的山谷(干谷),谷底和谷顶的高差至少是()
| A.40米 | B.30米 | C.20米 | D.10米 |
图中支流汇入干流处与甲点处的纬度差和经度差分别约为:()
| A.0.50度和1.50度 | B.0.25度和0.5度 |
| C.0.50度和0.25度 | D.1.5度和0.5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区河流一年可能会出现两次汛期
②该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
③水稻和甘蔗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④该地区属于我国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 A.①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④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 B.只有夏汛 | C.只有秋汛 |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A.水电站 | B.油田 | C.天然气田 | D.煤矿 |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交通发达 | D.水热条件好 |
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各地,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素质技术人才 |
我国不少山脉的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而且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为:()
| A.大别山-南岭 | B.巴颜喀拉山-秦岭 | C.昆仑山-南岭 | D.祁连山-秦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