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一个生态系统中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物种类
RQ


A
某种小乔木
0.75
0.55
B1
某种植食动物
1.26
0.84
C
某种大型真菌
0.91
0.48
B2
某种肉食动物
2.25
2.05

 
(1)如果在一个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有阳光普照,无需从该系统外获得       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2)利用表中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在下列碳循环简图上填上相应的字母,并补充漏掉的箭头。

(3) 表中数据显示,汞和铅的污染程度会随着               而增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每空2分)Ⅰ.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的甲、乙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图甲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日温26℃,夜温20℃不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理由是:
(2)图乙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理由是

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B),白色为隐性(b)。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基因B”与“基因b”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基本元素组成不同
(2)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3)现有一突变体小鼠,检测该小鼠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该小鼠的第三个密码子(AUC)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该小鼠突变基因模板链相应部位(7、8、9号位置)的碱基序列为   
(4)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且显性纯合个体在—15℃中成长为黑色,在30℃中成长为白色),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I.设计思路:
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II.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子代小鼠,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10分)下列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细胞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填写①、②或③),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发生 _______________。用该动物的_______做切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
(3)在此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若细胞IV的基因型是Ab,那么细胞V的基因型是_______。
(4)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1中的  (填序号)细胞所处的时期。
(5)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果蝇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占________。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
(1)利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若用18O标记H218O研究动物有氧呼吸的过程,则其最终出现在(物质)中。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是
(3)利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则15N首先出现在的具膜细胞器为,最终含15N唾液淀粉酶以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出去。
(4)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 ,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将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扩增了4代,则c这种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
(5)用32P标记的胰岛素基因探针,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进行检测。

用探针探测细胞的DNA
用探针探测细胞的RNA
胚胎干细胞
胰岛B细胞
胚胎干细胞
胰岛B细胞




表格的空格中应填写的检测结果依次是。(用“+”表示能检测到,用“-”表示不能检测到)。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B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时。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3)e与f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提高A装置中的CO2缓冲液的浓度,则B图中的c如何移动_______(左移/右移)。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