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加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正在按下表的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 |
烧杯(1000mL) |
|||
Ⅰ |
Ⅱ |
Ⅲ |
Ⅳ |
|
1.注入自来水 |
500 mL |
500 mL |
500 mL |
500 mL |
2.放入含油迹的衣物 |
一件 |
一件 |
一件 |
一件 |
3.控制不同水温 |
10℃水浴10min |
30℃水浴10min |
50℃水浴10min |
70℃水浴10min |
4.加入等量加酶洗衣粉 |
0.5g |
0.5g |
0.5g |
0.5g |
5.用玻璃棒搅拌 |
5 min |
5 min |
5 min |
5 min |
6.观察现象 |
|
|
|
|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
(3)步骤3和步骤4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Ⅰ、Ⅱ、Ⅲ、Ⅳ号试管加入的洗衣粉、衣服上的油迹及保温时间搅拌速度和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 ,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5)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洗衣粉中的酶却能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加酶洗衣粉编写两条使用注意事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学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下图。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请据图回答:
(1)Klenow酶是一种 酶,合成的双链DNA有 个碱基对。
(2)获得的双链DNA经 EcoR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 ↓AATTC-)和 BamH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 ↓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进行DNA测序验证。
①大肠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 _。
②设计 EcoRⅠ和 BamHⅠ双酶切的目的是_ _。
③要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和选择,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 。
(3)经DNA测序表明,最初获得的多个重组质粒,均未发现完全正确的基因序列,最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制备该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 。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和。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Ⅱ.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性物质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 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____。
自然界的细胞融合产生有性后代,细胞工程中细胞杂交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杂种植株和生产单克隆抗体等方面。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为精子和卵细胞,则产生a、b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表示体细胞,则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使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中心环节是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诱导它再分
化形成植株,再分化的原理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该技术
能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培养效应B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下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乙病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
(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6的基因型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10 和Ⅲ-13 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