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幅图,完成21~25题。以经济作物P1、P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 |
B.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
C.纺织工业、纺织工业 |
D.制糖工业、饮料工业 |
当河流L1流入的海洋盐度达一年中最低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 |
B.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长夜短 |
C.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甲图中沿30°纬线建立了绿色植物带,它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泥石流发生 |
B.减少土壤盐碱化 |
C.减缓土地荒漠化 |
D.保护河流水源地 |
城市③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
B.雄厚的农业基础 |
C.悠久的历史 |
D.丰富的石油资源 |
目前在下列四种货物中,经过甲图中的运河运量最大的是
A.军事用品 | B.小麦 |
C.钢材 | D.石油 |
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
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
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与欧洲 | B.非洲与欧洲 |
C.欧洲与拉丁美洲 | D.亚洲与大洋洲 |
人口增长模式不是由下列内容决定的是()
A.人口出生率 | B.人口死亡率 |
C.人口自然增长率 | D.人口生育率 |
图中,MN位于同一经线上,PN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ON两侧的昼夜状态不同,OM两侧的日期不同,O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2:0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MN的纬度差为20°,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A.20°S,90°W | B.20°N,90°E | C.20°N,180° | D.20°S,0° |
若MN的纬度差为15°,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5° | B.30° | C.60° | D.0° |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摄氏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 |
C.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D.从甲到乙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比甲到丙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 B.地表缺少植被 |
C.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 D.属于干旱地区,大陆性强 |
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 B.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
C.丙处外侧的大洋有暖流流经 | D.丙处为温带海洋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