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1日,日本科学家小组表示,由于消耗臭氧的气体排放量减少,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可能于2050年消失。读图,完成5~7题。
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引自《大气科学辞典》)就纬度而言,图中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
A.赤道附近上空 | 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 |
C.南极上空 | D.北冰洋上空 |
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A.夏季 | B.冬季 | C.春季 | D.秋季 |
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
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
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
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
下左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判断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如下图表示的空间分布的模式可以表示多重含义,回答下列各题。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M地为亚欧大陆,则图示时间可能是( )
A.1月 | B.5月 | C.7月 | D.9月 |
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系统,则形成了大渔场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①代表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东北风 |
近几年台风活动非常剧烈,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 B.①②⑥ | C.①③⑤ | D.③④⑥ |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台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 ②促进高低纬度地区之间能量交换
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等物质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或灰霾天气。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据图回答下列各题。一般在低压中心附近低压槽区域才会产生锋面,且低压中心东部锋面向高纬方向移动。下面对图中淮南天气情况的推断,最可能的是( )
A.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 B.雨过天晴 |
C.出现严重沙尘天气 | D.出现绵绵细雨天气 |
仅考虑气象条件,图中最可能出现霾的区域是( )
A.北京 | B.郑州 |
C.山东半岛东部 | D.平壤 |
读图A、B,完成下列各题。关于A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①P3>P2>P1②P3<P2<P1
③甲丁将是阴雨天气④乙丙将出现阴雨天气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如B图所示天气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若暖气团势力变弱,冷气团势力变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能形成准静止锋面 ②可能出现晴朗天气
③若该性质锋面控制江淮地区可能形成梅雨 ④若该性质锋面控制江淮地区可能出现伏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