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完成15~16题。
国家 |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
甲 |
3 |
35 |
乙 |
70 |
3503 |
丙 |
129 |
934 |
丁 |
241 |
963 |
注: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表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表中资料看,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国家最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
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5时 | B.17时 | C.4时44分 | D.16时44分 |
b图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3°26′N ,90°W) | B.(23°26′S ,90°E) |
C.(0°,180°) | D.(0°,0°) |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A.a→c | B.b→d | C.d→e | D.c→e |
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 B.越来越慢 | C.慢-快-慢 | D.快-慢-快 |
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c移动时,宜昌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低-高-低 | B.高-低-高 | C.低-高 | D.高-低 |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① | B.③ | C.② | D.④ |
2010年1月,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读下表相关资料,说明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
C.大气无保温作用 | D.昼夜更替周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