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度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里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 B.镇压义和团运动 |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
1894年7月,李鸿章曾通过荒川己次表示将派遣自己的外交幕僚、记名海关道罗丰禄“到东京作为秘密特使与伊藤内阁总理联系”,以“安排如何就朝鲜问题开始谈判”。日本方面表示“也不特别反对罗来日本”。这说明
A.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就有卖国的嫌疑 | B.两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
C.李鸿章努力以谈判代替可能发生的战争 | D.两国都有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的意愿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 |
B.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 |
D.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
《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相互矛盾 | B.大同小异 | C.完全一致 | D.互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