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下列关于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 |
B.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
C.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
D.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
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 |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
B.秦始皇兼并天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
C.“家天下”结束了乱世,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
D.这块刻石最早也要出现在秦代 |
西周时期,一位诸侯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其妾接连为他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后来,其妻又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他职位的继承者应是
A.女儿 | B.大儿子 | C.二儿子 | D.三儿子 |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拨德才兼备之人 | B.扩大疆域 | C.巩固周王室统治 | D.团结功臣贵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