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照片与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以下图片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图①、图② B.图②、图④
C.图①、图③ D.图②、图③、图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

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