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
年代(年) |
农业 |
制造业 |
第三产业 |
1952-1957 |
53.6% |
18.5% |
27.9% |
1972-1977 |
33.0% |
39.0% |
28.0% |
下列关于该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 B.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
C.农业比重明显下降 |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81年被刺杀身亡,在刺杀者中有着民粹派的人员,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
B.痛恨沙皇专制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有下列推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初期社会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派兵入侵埃及 | B.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 |
C.奥斯曼素丹放弃了对埃及的统治 | D.马木鲁克仍然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
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① 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 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③ 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 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