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图,并判断下面四项的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1952 1958 1960 1966 1970 1987
| A.1958年左右经济迅速发展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放了生产力的结果 |
| B.资产阶级右派的破坏造成了1960年经济最困难局面 |
| C.1970年左右的经济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
| D.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改革开放,80年代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
“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
|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 |
| B.确定了近期的革命目标是统一中国 |
| 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 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 |
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的真实意图是()
| A.反清复明 | B.反满兴汉 |
| C.反对封建统治 | D.反对民族压迫 |
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
|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
|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
|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必然结局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东南互保”局面。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中央失去对有效地方控制 |
| 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
| C.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
| 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